分享一篇网文,大家谈谈看法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电子应当算是高中的时候。当时很喜欢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份杂志,杂志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杂志里有两页是关于电子制作的,当时那两页一直是我的最爱。慢慢的积累了一些电子方面的知识,也逐渐有了自己要做一块电路板的想法。
在有生之年很荣幸遇到一位贵人,一位年近70的老工程师生病竟然没有20万的积蓄治病。当时有一种很悲凉感觉--人在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后来和那位老工程师接触过几次,很惊讶,他并没有埋怨自己的不幸,而是急切的想把自己学到的一切教给别人,和那位老工程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天,不过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是一个把自己对电子的痴迷进行到底的人,是一个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也是一个真正简单快乐的人。
他告诉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只停留在对电路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理解元件的制作工艺,不同厂商的同一型号元件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之间的元件生产工艺之间微小的差异会导致元件之间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我们最终的产品性能影响很大。他还跟我强调高数和傅立叶变换的重要性。
在后来我接触到的电子工程师中,很少有人能对时域和频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很少有硬件工程师会用一张导纳圆图来辅助电路设计。
这些真正精髓的跟理论贴近的东西被我们遗落着,而我们的工程师也许正乐津津的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抄袭和反抄袭上,也许花半个小时去打磨掉芯片上的型号比花半个小时学习更容易让人有快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