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 · 毫秒·微秒 ·纳秒 ·皮秒 ·飞秒 1秒=1000毫秒(ms) 1秒=1,000,000 微秒(μs) 1秒=1,000,000,000 纳秒(ns) 1秒=1,000,000,000,000 皮秒(ps) 1秒=1,000,000,000,000,000 飞秒(fs)
飞秒
飞秒(femtosecond)1飞秒为千万亿分之一秒,10 ? 15秒或0.001皮秒(1皮秒是10^-12秒)。在一飞秒中光可以在真空内传播0.3微米,可见光的振荡周期为1.30到2.57飞秒。
皮秒
皮秒,时间单位,符号ps(英语:picosecond ).
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10-12秒)
1,000 皮秒 = 1纳秒
1,000,000 皮秒 = 1微秒
1,000,000,000 皮秒 = 1毫秒
1,000,000,000,000 皮秒 = 1秒
纳秒
纳秒,时间单位,符号ns(英语:nanosecond ).
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10-9秒)
1 纳秒 = 1000皮秒
1,000 纳秒 = 1微秒
1,000,000 纳秒 = 1毫秒
1,000,000,000 纳秒 = 1秒
[编辑]参见
国际单位 时间单位 数量级
微秒
微秒,时间单位,符号μs(英语:microsecond ).
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10-6秒)
0.000 001 微秒 = 1皮秒
0.001 微秒 = 1纳秒
1,000 微秒 = 1毫秒
1,000,000 微秒 = 1秒
毫秒
毫秒,时间单位,符号ms(英语:millisecond ).
1毫秒等于一千分之一秒(10-3秒)
0.000 000 001 毫秒 = 1皮秒
0.000 001 毫秒 = 1纳秒
0.001 毫秒 = 1微秒
1000 毫秒 = 1秒
秒
秒有多种定义:
视太阳秒是指视太阳日的86400等分之一。平太阳秒是指平太阳日的86400等分之一。历书秒是指1900年1月0日12时的平太阳秒。原子秒是时间的基本国际单位,它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它还是现行阳历的历秒。
[编辑]计时的秒发展历史
1767年开始使用格林威治视太阳秒。
1834年开始使用格林威治平太阳秒。
1960年开始使用历书秒。
1958年1月1日0时,国际天文学界就建立了和第一个原子时系统。
1967年国际天文学界定义了原子秒。
1969年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原子时(IAT),采用了原子秒作为一秒的长度。
[编辑]与其他单位的比较60秒等于:
1分钟
3600秒等于:
1小时
1秒=1000毫秒(ms)
请参看:国际单位 - 时间单位 - 时间长度比较 - 小时 - 分钟 - 微秒 - 纳秒 - 皮秒 - 数量级 - 单位转换-原子时-世界时
分钟
分又称作分钟,是时间的量度单位。分的英语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
1 分钟 = 60 秒
1 小时 = 60 分钟
请参看:国际单位 - 时间单位 - 时间长度比较 - 小时 - 秒 - 微秒 - 纳秒 - 皮秒 - 数量级 - 单位转换
刻
刻,意思是15分钟。英文为Quater,即1/4。粤语称为“骨”,15分为“一个骨”,然而此概念今日于粤语已很少用,而被“字”(即5分钟)所取代,称一刻为“三个字”。
单位换算:
1刻=15分
1小时=4刻
[编辑]历史
刻,也是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许慎《说文解字》。因不能被十二整除(一天的时辰数),后来先后改为96,108,120,清代正式定为96刻。
小时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
人类日常生活的时间度量一般是以小时为单位进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时刻(如早晨8点)就是一天中的第八个小时。
日
另参见日 (消歧义)。
--------------------------------------------------------------------------------
日是计量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口语中常俗称天。一般特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由于所选取的参照系不同,日的定义也不同,通常有:
恒星日=平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4秒 真太阳日=不定平太阳日=24小时
星期
星期,又作週或礼拜,作为时间单位使用的“星期”通常认为是古巴比伦人最早使用,一个星期为七天,分别用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名字命名。
在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中,也有二十八宿的七曜循环之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四象对应着四个“星期”,共二十八宿。
[编辑]概述
星期的起源与二十八宿有着很大关系。也有人认为星期應該是連繫著月亮的週期,因為七天大約是月亮一週的四份之一。
现在所谓星期,由犹太人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
在古代中国、日本、韓國和朝鮮,一星期中的各天并不是按数字顺序,而是有着特定的名字,是以“七曜”来分别命名的。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这来自于中国古代天文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也因此称为星期。
这种历法也与西方历法暗合,拉丁语中星期日为“太阳日”,星期一为“月亮日”,星期二为“火星日”,星期三为“水星日”,星期四为“木星日”,星期五为“金星日”,星期六为“土星日”;法语直接采用拉丁语的名称,只是将星期日改为“主的日”;因为五颗星的名称都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的名字。英语将其中几个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如星期二变为日尔曼战神“梯尔”的日子,星期五变为日尔曼女神“弗丽格”的日子,同样星期三、四也是日尔曼神的名字;俄语和斯拉夫语言中,已变成“第一”、“第二”日……;在中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朝末年为了简化,才逐渐改为现在“星期一”、“星期二”……的叫法。
[编辑]周首问题
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人中,对一个星期之开始时间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許多英語國家、犹太教、日本、臺灣一般认为一个星期开始于星期日,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星期六开始的。多數歐洲國家都以星期一為一星期的第一天。而在中国,虽然古文化中日为七曜之首,但现今习惯上也认为星期一是开始的时间。
越來越多的英文字典也開始以星期一定義為一星期的第一天,否則周末 (weekend) 這個字就很難說得通。
从宗教的观点来看,《圣经》中认为,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万物,在第七天休息,这七天是从星期日开始的,第七天是星期六,所以犹太教以星期六为安息日;在基督教成為古羅馬國教後,因为耶稣是在星期日复活的,所以将礼拜日改为星期日;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在第六天完成创造工作,这一天应该庆祝,所以将星期五定为重大礼拜的主麻日。
但無論如何,國際標準 ISO 8601 已將星期一定為一星期的第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