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9|回复: 0
收起左侧

物联网相关知识

[复制链接]
ID:128854 发表于 2016-7-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泛在网
(Ubiquitous Network,UN)三者之间网关系图。










2.        物联网的层次架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
3.        物联网需要哪三方面的能力: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
4.        感知层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物联网获取识别物体信息、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
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和进行信息的短距离传输。
5.        网络层的作用,无线网络的种类:具有强大的枢纽作用,用于高效、稳定、即时、安全
的传输上下层数据。\有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无线个域网。
6.        物联网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P11
7.        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库,海量信息存储,数据中心,搜索引擎,数据挖掘等多
种关键技术。P11
二、
1.自动识别系统根据识别对象的特征分为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两大类。每种类型的
分类和典型技术:
1).数据采集技术
     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分为光存储器类,磁存储器类和电存储器类。
     光:(一维,二维)矩阵码、光标阅读器、光学字符识别(OCR)
     磁:磁条、非接触磁卡、磁光存储、微波
     电:触摸式存储、RFID射频识别(有,无芯片)、存储卡(接触,非接触智能卡)、视
觉识别、能量扰动识别
2).特征提取技术
     按照特征的性质可分为静态特征提取、动态特征提取、及属性特征提取。
     静态: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
     动态:签名识别、声音\语音识别、键盘敲击识别、其他感觉特征识别
     属性:化学感觉特征提取、物理感觉特征提取、生物抗体病毒特征提取、联合感觉系

2.OCR系统包括的步骤:
  资料整理  扫描录入 图像处理 版面分析 文字识别 纵校 横校 版面还原 数据保存
3.磁条内技术分三个磁道:TK1,TK2,TK3;TK1最多可写79个字符;TK2最多可写40个字符;
TK3最多可写107个字符.
4.磁卡技术与条码技术的不同:
  1).其数据可进行部分读写操作 2).给定面积编码容量比条码大3).对于物体逐一标记
的成本比条码高
5.生物识别技术:指利用可以测量的人体生物学或行为特征来识别、核实个人身份的一种自
动识别技术;典型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视网膜识别技术、签名识别技术、面部
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
6.条形码: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用于表达一组信息的图
形标识符。
7.嵌入式系统组成部分: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通用设备接口、软件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组成部分:中间层、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8.        传感器的定义: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件,并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
其他所需形式的可用信号输出,以满足信息的出书、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
要求。
9.        传感器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元件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如把由敏感元件
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转换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元件。
  转换电路:上述转换元件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就转换成电量输出。
10.        传感器动静态特性:
11.        传感器常用的几种效应:热电阻传感器原理、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压阻式传感
器原理、激光传感器原理、霍尔传感器原理、智能传感器原理、光敏传感器原理、生物
传感器原理、视觉传感器原理、位移传感器原理、压力传感器原理、超声波测距离传感
器原理、酸碱盐浓度传感器原理。
1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组成: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
互联网和远程用户管理组节点。
13.        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组成:微控制器、通信模块、传感器和供电单元。微控制器完成哪些
工作:1)接收来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出
去。2)读取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及控制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硬件平台或控制
目标进行控制。3)对通信协议进行处理,完成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过程中的MAC、
路由协议处理等。
14.        RFID概念: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无需建立接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15.        RFID系统的组成:应答器(标签)、读写器、天线、应用软件。基本工作原理:
16.        RFID的工作原理分为感应耦合和反向散射耦合俩类。分别典型频率:感应:
125kHz,225kHz,13.56MHz;反向散射:433MHz,915MHz,2.45GHz,5.8GHz
17.RFID标签分类
按能量供给方式
有源、无源和半有源系统
按照RFID标签信息传播方式
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按照RFID标签的工作频率
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超高频
(300MHz~3GHz)、微波(2145GHz)
按照RFID系统的工作距离
电磁感应耦合适合中低频近距离场合,电磁反向散射
耦合适合超高频、微波等远距离系统
按照RFID标签的存储器类型
只读型、读\写型、一次可写型
?其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高频,传输距离最远的是微波

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传输介质、通信协议、网络连接设备、用户端设备
2.局域网区别于其他网络主要体现在:网络所覆盖的物理范围、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网
络的拓扑结构
3.局域网主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树形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4.以太网的标准涉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IEEE802.3标准的命名规则:100BASE-T表示:带宽100MB/S以基带传输截止为双绞线P70
6.以太网全双工模式的引入是由于哪种传输介质的应用:以太网交换机(Lanswith)
7.广域网的概念:覆盖地理范围相对较广的数据通信网络。例:公用电话交换网、公用数字
数据网、公用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HFC。
8.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结构:固定基础设施的WLAN和无固定基础设施的WLAN
9.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6的三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汇聚层
10.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1)通信网制式:大区制和小区制;2)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制、
半双工制、全双工制;3)多址方式:FDMA\CDMA\TDMA
11.GSM网络频段:900MHz和1800MHz。GSM的主要组成部分:移动台、基站子系统BSS
(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网络子系统NS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归属
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识别存储器EIR、鉴定中心AUC、操作维护中
心OMC)
12.蓝牙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
13.ZigBee的工作频段2.4GHz(全球)、915MHz(美国)、868MHz(欧洲),原始数据吞吐率分
别250kb/s,40kb/s,20kb/s;传输范围在10-100米之间。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树型、网型及
共同组成的复合网结构。主从结构FFD\RFD:
14.超宽带技术的概念:利用超宽带的电波进行高速无线通信的技术。主要的工作频段:
3.1GHz-10.6GHz、传输速度:几十兆比特每秒到几百兆比特每秒、功率:1mW

四、
1.云计算定义:
2.网络存储技术有直连式存储(DAS)、网络存储技术(NAS)和存储网络(SAN)。

五、
1.RFID 系统主要安全攻击的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1)主动攻击:?利用获得的RFI
标签实体,通过物理手段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去芯封装。使用为探针获取敏感信号,进而进行
目标RFID标签重构的复杂攻击.?通过软件并利用微处理器的通用通信接口,从而扫描RFID
标签和响应阅读器的探寻,寻求安全协议,加密算法及他们实现的弱点,进而删除RFID标
签内容或篡改可重写RFID标签内容的攻击。?通过干扰广播、阻塞信道等其他手段,产生
异常的应用环境,是合法处理器产生故障,拒绝服务的攻击。 2)被动攻击:?通过采用窃
听技术,分析微处理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磁特征,以获得RFID标签和阅读器之
间或其他的RFID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通过阅读器等窃听设备,跟踪商品流通动态。
2.感知层安全问题:1)传感器网络的普通节点被敌手捕获,为入侵者对物联网发起攻击提
供了可能性。2)传感器网络的网关节点被敌手控制,安全性全部丢失。3)尽管现有的互联
网具备相对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由于互联网中存在着庞大的节点,将会导致大量的数据
同时发送,使得传感器节点(普通节点或网关节点)容易受到来自于网络的拒绝服务攻击
(DoS)。4)对接入到物联网的超大量传感器节点的标识、识别、认证和控制问题。
3.传输层安全架构:1)数据机密性:要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泄露内容。2)数据完整性:
要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篡改,并且被篡改的数据容易被检测出。3)数据流机密性:
对数据流量进行保密,防止数据流量信息被非法窃取。4)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检
测与预防:DDoS是网络中常见的攻击现象,在物联网中要能及时检测到DDoS的发生,并
能对脆弱节点如网关的DDoS进行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